完成土壤地球化学普查工作,整体工作达预查。
勘查区大地构造位于西非克拉通南段,主要由太古代岩石组成;区域主要发育北北西向断裂构造,其次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走滑断裂构造;广泛分布上、中太古代酸性岩浆岩(花岗岩),其次为中性岩浆岩(闪长岩),少量基性、超基性岩(辉石岩、辉长岩、角砾岩等)、辉石花岗岩、石英岩等。
1:5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47.19 km2,样品测试分析517件。
Ag、Hg、Pb、Sn元素Cv值小于0.25,表明这四种元素在该区域分布较为均匀;As、Cu、Sb、Zn元素在该区域分布不均匀;Au元素在该区域表现为弱分异,说明Au元素在该区域具备一定的局部富集和分化特征,有利于形成金矿化。区内土壤中金背景值2.23×10-9,异常下限5.00×10-9,共圈出17个异常区,Ⅰ级异常8个,Ⅱ级4个,Ⅲ级5个。异常峰值最高达30.82×10-9。圈定综合异常1处(迪拉卡拉2-乙3Au W Pb As Ag Cu )。圈定1个三级成矿远景预测区。
勘查区位于基西杜古南北向韧性剪切带北部,勘查区内北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;勘查区内民采砂金点较多,主要分布在一、二级水系河流两侧的河漫滩及季节性溪沟中;勘查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,地质工作程度较低,通过开展勘查工作有望找到中大型金矿床。